第二章 俄共戰爭思想的來源及其基本原則

內容來源:卷九 專著

  隸屬章節:專著\蘇俄在中國\第三編 俄共「和平共存」的第一目標及其最後的構想

  俄共的戰略目標從中國轉向東南亞和中東,其戰爭方式從製造戰爭詭變為「阻止戰爭」與「和平共存」,已如上述。但實際上,他這三十年的侵略行為,乃是結合多數戰役的一個戰爭。我們中國為了國家生存與人民自由,繼續不斷的與他進行各種戰鬥。這一長期的痛苦經驗,使我們對於俄共的戰略目標和戰爭方式的轉變,每一步驟都比較瞭解。我將在補編中,說明俄共對我們中國所施展的各種戰術,本章只研究其俄共戰爭思想的來源及其戰爭的基本原則。

  我今日探討俄共的戰爭思想的根據,第一是以馬克斯和列寧對於戰爭的基本觀念為基礎,來研究其具體的戰爭原則;第二是綜合我們三十年來與共黨實際的作戰經驗,來分析其戰爭方式與戰術;第三是參考俄共對內對外戰爭,自一九一七年起,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的戰史,來解剖其戰爭的本質。至其蘇俄軍事上所謂「永久性的作戰因素」的五原則,(注一)或其早已公開發佈的各種教令以及其各軍種或各兵種的戰術問題,並不是我在此所要研究的對象,至於中共的戰爭思想,不過是俄共的一些餘瀝,更沒有什麼特別加以分析的必要。

  惟在研討俄共的戰爭思想之前,所應特別注意的一點,就是他們所謂戰爭思想,並不單純是指軍事作戰一方面的戰爭思想,乃是連帶著對政治作戰的戰爭思想而言。尤其是他們世界革命的戰爭思想,更是政治作戰的戰術重於軍事作戰的戰術之思想。但是他們政治作戰的戰術,最先還是應用軍事作戰的理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P.254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論,後來又運用其政治作戰的戰術思想,而反映到他軍事作戰的戰術思想上面。例如他們所謂「普羅」軍事思想,完全是受了他布爾雪維克政治思想的影響所產生的。

  我們若是就他蘇俄軍事的戰爭思想而言,那他們思想的來源,可說是由東方與西方兩個不同方向融匯而成的。他們戰爭哲學的來源,在西方是師法克勞塞維茨,在東方是師法孫子。他的戰爭型態,在西方是學習拿破侖,在東方是學習成吉思汗。故其對於兵學的研究,特別講求東方的孫子與成吉思汗的學理及其原則。這是我們探討俄共軍事的戰爭思想所不可忽視的。

  至於列寧的世界革命戰爭思想有兩個主要的來源:一個是馬克斯,一個是克勞塞維茨。他從馬克斯所得到的,是階級鬥爭的理論,和社會結構及政治情勢的分析方法;他從克勞塞維茨所學到的,是戰爭的基本原理,和戰爭指導的方法。斯大林承接列寧的衣缽,但他對克勞塞維茨的戰爭理論,在第二次大戰前後,卻不斷予以抨擊,特別是他對其最高軍事學校教授拉金上校所問,「應不應該批評克勞塞維茨的軍事基本理論」時,他所答的一段話,說:「克勞塞維茨是手工業戰爭時代軍事理論的代表。他早已成為時代落伍的軍事理論權威者。現在我們是處於機械化戰爭時代,在機械化戰爭的時代,需要有新的軍事理論家。」我以為他這一段話,只能對於軍事作戰的戰術思想而言。因為各軍種的戰術思想,自然是隨?時代與武器的發展而進步,決不能墨守成規以甘居落伍的。

  但是他對克氏的戰爭原理,亦即是他們所指「軍事基本理論」有關部分的抨擊,我以為他如不是一個不懂軍事學理的人,那他無非是為了誇耀其自己理論的高深,強詞奪理,要勝過古今一切戰爭論權威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P.255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者,表示其戰爭思想並不是由外傳而來,乃是皆由其自己獨出心裁的天才而得的自大狂的心理罷了。我以為今日共產主義戰爭思想尤其是他們世界革命戰爭思想的理論,仍不能脫離其共產主義的祖師,馬克斯和列寧傳統思想的軌範。不過列寧對於其學術與理論方面,並沒有像斯大林那樣自作聰明,自大自負的習性,而且他列寧自己亦不承認其是一個軍事專家,就是在其論述中,亦沒有關於戰爭思想的系統著作。但是他平生是特別注重軍事科學和研究戰爭藝術的革命家,而且他在一九一三至一九一五年之間,讀克氏戰爭論,曾作很精詳的札記。我們今日可從克氏戰爭論中,特別是列寧札記所摘錄和他所評注的部分,來對列寧的戰爭思想,加以檢討,更可瞭解列寧及其俄共戰爭思想的梗概。

  (注)蘇俄軍事上所謂「永久性的作戰因素」的五原則,就是(一)後方的安定性。(二)軍隊的士氣。(三)師的素質和數量。(四)軍隊的裝備。(五)指揮官的組織能力。

  第一節 戰爭的絕對性

  克勞塞維茨在其戰爭論中,開宗明義,即確立「絕對戰爭」的概念。戰爭為了達到其使敵人服從我方的意志之目標,在概念上,暴力的發展與暴力的行使,沒有任何限界,不達到極限而不止。這就是戰爭的無限界性或絕對性。(注一)

  克氏以為過去大多數現實戰爭,都是有限戰爭,因此過去一般人對於這一絕對戰爭思想,究竟有多少現實性,表示懷疑。但是克氏從法國革命和拿破侖戰爭中,發現了戰爭的新趨勢。這一趨勢就是戰爭急速向「絕對」的方向邁進。(注二)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P.256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這一「絕對戰爭」或「無限戰爭」,與過去現實戰爭或有限戰爭相比較,其差異之點是什麼呢?

  一、有限戰爭祇是一次決戰,或是幾個戰鬥的結果。所以戰爭的勝利,乃是一次決戰,或是幾個戰鬥的勝利之總和。反之,無限戰爭乃是繼續的行動,而這些行動又是一個不可分的總體。這個總體,雖包括著多數戰鬥,但各個戰鬥,其本身並無獨立價值,而必須從其戰爭的總體上估計其價值。(注三)

  二、有限戰爭思想,把戰爭看做一種類似商業上的交易行為,估計其所負擔的風險,及其所期待的利潤的數量,拿出軍隊來作資本,而希望每一筆交易,所受的損失,不會超過他投資的數量。(注四)反之,「無限戰爭」乃是一個最後決戰的概念。為了最後勝利,軍隊的數量、編組,以及政治謀略、外交行動,都是為了最後決戰。好像我們把所有資本投入一個事業,每一筆交易都是為了最後的結算。(注五)

  三、有限戰爭的目的,是強迫敵人接受我方的條件來訂立一個條約,或是割取敵人的一部分領土。所以這種戰爭要計算其所需用的時間,要計算其所得到的土地。反之,無限戰爭的目的是要使敵人屈從我方的意志。除非毀滅了敵人的作戰力量,迫使敵人無條件投降,接受其絕對的統治,則時間多少,土地得失,都沒有獨立的價值。

  但在法國革命戰爭中,發生了共產主義和階級戰爭的一道逆流。這一道逆流,在馬克斯和恩格斯的手上,構成了一個共產主義思想體系。他們更將克氏「無限戰爭」的概念,應用於階級戰爭,而形成其「世界革命」與「世界無產階級專政」的狂暴思想。馬克斯為共產國際聯盟起草的「共產黨宣言」,乃是國際共產主義和世界革命運動的起點。馬克斯從一八七一年「巴黎公社」的暴動中,指出未來的民眾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P.257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最近更新於 2014-08-27